服務熱線
17701039158
產品中心
PRODUCTS CNTER基恩士共聚焦顯微鏡:從設計原理到成像質量基恩士VK-X3000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憑借其三重掃描技術,成為材料分析領域備受關注的工具。該設備整合激光共聚焦、白光干涉與聚焦變化三種掃描模式,通過靈活切換實現從納米級到毫米級的跨尺度測量,覆蓋金屬、陶瓷、高分子材料及透明薄膜等多樣樣本類型。
基恩士共聚焦顯微鏡:從設計原理到成像質量
基恩士VK-X3000的光學架構突破傳統共聚焦顯微鏡的局限,通過雙共焦針孔與遠心鏡頭設計實現全視場均勻成像,其技術細節值得深入探討。
共聚焦光路創新
設備采用雙針孔結構,發射針孔與探測針孔嚴格共軛,有效抑制離焦光干擾。配合F-Theta物鏡與遠心校正系統,即使處于視場邊緣的像素點,其幾何畸變率仍低于0.05%。在測量100mm長度的汽車注塑件時,邊緣區域的形貌數據與中心區偏差≤0.2μm,滿足汽車行業ISO 8015形位公差標準。
白光干涉模塊優化
針對透明樣本的等厚干涉條紋分析,設備搭載560nm LED光源與Michelson干涉儀,通過壓電陶瓷(PZT)驅動參考鏡實現1nm級位移控制。軟件算法可自動識別干涉條紋的對比度峰值,在測量光學鏡片面形時,PV值(峰谷值)檢測精度達到λ/50(λ=560nm)。對于多層鍍膜樣品,分光干涉模式可分離各層界面信號,實現10層以上結構的厚度解析。
聚焦變化模式實現路徑
該模式通過步進電機驅動物鏡以50nm間隔垂直移動,同步采集1024×768像素區域的亮度變化矩陣。算法基于Sobel算子計算像素級亮度梯度,定位最大值對應的物鏡位置作為高度數據。在分析鋰電池隔膜的孔隙結構時,該模式可在10秒內完成10mm×10mm區域的三維重建,孔徑分布統計結果與SEM圖像吻合度超過95%。
材料兼容性擴展
設備提供多種物鏡選配方案:長工作距離(WD)物鏡(WD≥20mm)適用于帶凸起結構的封裝芯片檢測;超長距離物鏡(WD≥50mm)可觀察手機中框等大型部件;而150X APO物鏡(NA=0.95)則能解析50nm線寬的半導體圖形。針對生物樣本,可選配水浸物鏡減少折射率失配,在觀察細胞培養支架時,圖像對比度提升3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