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17701039158
產品中心
PRODUCTS CNTER基恩士 VK-X3000:微觀世界的探索利器VK-X3000的用途因此十分廣泛。它可以用于測量金屬件的加工粗糙度,檢查玻璃表面的微小劃痕,評估高分子材料的磨損情況,分析涂層或鍍層的厚度與均勻性,甚至觀察生物材料的表面結構。這種對多材料的適應性,使其成為跨行業研發和品質管理中一種有用的工具。
分辨率與精度:在激光共聚焦模式下,不同物鏡展現出優秀的高度與寬度重復性精度。如 10X 物鏡高度重復性精度 σ 可達 100nm,寬度重復性精度 3σ 為 400nm;20X 物鏡高度重復性精度 σ 為 40nm,寬度重復性精度 3σ 為 100nm;50X 物鏡高度重復性精度 σ 達 20nm,寬度重復性精度 3σ 為 50nm。聚焦變化模式下,5X 物鏡高度重復性精度 σ 為 500nm,寬度重復性精度 3σ 為 400nm 等,不同倍率物鏡均能滿足多種精度要求的測量場景。其高度測量精度可達 0.2 + l/100μm 或更低(l 為測量長度),寬度精度為測量值 ±2% 或更低,能精準測量微小形狀變化,即便是納米級別的細節也能清晰呈現。
測量范圍:載物臺 X/Y/Z 軸最大行程分別為 100mm@X 軸、100mm@Y 軸、50mm@Z 軸,可適應不同尺寸樣品的檢測需求。同時,該顯微鏡能覆蓋從微觀納米級到宏觀毫米級的測量范圍,無論是微小的芯片元件,還是尺寸較大的機械零件表面結構,都能進行全面且細致的觀測分析。
掃描速度:通過優化感應技術與測量進程,基恩士 VK-X3000 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同時,具備較快的掃描速度。表面測量最快可達 125Hz,線測量最高可達 7900Hz,可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測量數據,顯著提升工作效率,尤其適用于批量樣品檢測或對時間要求較高的實驗場景。
光學部件:所配物鏡選用優質光學材料,不同倍率物鏡具備相應出色性能。如 5X 物鏡數值孔徑 NA≥0.13,工作距離 WD22.5mm;10X 物鏡 NA≥0.30,WD16.5mm 等,能滿足不同觀測深度與分辨率需求。同時,采用連畫面邊緣都少有失真的遠心鏡頭,確保在整個視野內進行高精度測量,如實捕捉目標物的形狀和大小。光源方面,配備 661nm 半導體紅色激光(II 類激光)以及白色 LED 光源,為不同測量模式提供穩定可靠的照明。
機身與載物臺:機身設計緊湊合理,便于安置與操作。載物臺 XY 軸支持電動運行方式,方便快速調整樣品位置;Z 軸支持電動及手動運行方式,滿足精細調節需求。載物臺采用穩固材質,可穩定承載各類樣品,確保測量過程中樣品不會發生位移或晃動,影響測量結果。
材料科學研究:在金屬材料研究中,可用于觀察金屬晶體結構、分析材料內部缺陷與微觀組織形態,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材料性能與微觀結構的關系,為材料研發與性能優化提供依據;對于高分子材料,能觀測材料表面的微觀形貌、相分離結構等,助力開發新型高分子材料。
半導體行業:檢測芯片表面的平整度、線路高度與寬度、芯片封裝質量等。例如,通過測量芯片線路的尺寸精度,判斷芯片制造工藝是否達標,確保芯片性能穩定可靠,提升半導體產品的良品率。
生物醫學領域:觀察生物組織切片的微觀結構,如細胞形態、組織結構層次等,輔助病理診斷;在生物材料研究中,分析生物植入體表面的微觀特征,評估其生物相容性,為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提供支持。
精密制造與質量控制:在精密模具制造中,測量模具表面的粗糙度、尺寸精度以及微小瑕疵,保障模具制造質量;在電子元件制造中,對微小電子元件的尺寸、形狀進行精確測量與質量檢測,確保元件符合生產標準。
項目 | 詳情 |
設備型號 | VK-X3000 |
測量光路結構 | 正置分體式 |
探測器模塊 | 16BIT 光電倍增器、面陣探測器彩色 CMOS |
載物臺運行方式 | XY 軸電動,Z 軸電動及手動 |
載物臺行程 | X 軸 100mm,Y 軸 100mm,Z 軸 50mm |
測量模式 | 激光共聚焦、聚焦變化、白光干涉 |
物鏡數值孔徑及工作距離 | 5X 物鏡:NA≥0.13,WD22.5mm;10X 物鏡:NA≥0.30,WD16.5mm;20X 物鏡:NA≥0.46,WD3.1mm;50X 物鏡:NA≥0.8,WD0.54mm;150X APO 物鏡:NA≥0.95,WD0.2mm;20X 干涉物鏡:WD4.7mm |
光源類型 | 661nm 半導體紅色激光(II 類激光)、白色 LED 光源 |
激光共聚焦模式高度重復性精度 σ | 10X 物鏡:100nm;20X 物鏡:40nm;50X 物鏡:20nm |
激光共聚焦模式寬度重復性精度 3σ | 10X 物鏡:400nm;20X 物鏡:100nm;50X 物鏡:50nm |
聚焦變化模式高度重復性精度 σ | 5X 物鏡:500nm;10X 物鏡:100nm;20X 物鏡:50nm;50X 物鏡:30nm |
聚焦變化模式寬度重復性精度 3σ | 5X 物鏡:400nm;10X 物鏡:400nm;20X 物鏡:120nm;50X 物鏡:65nm |
掃描速度 | 表面:125Hz,線:7900Hz |
總放大倍數 | 42× 至 28800× |
視野范圍 | 11 至 7398μm |
電源要求 | 100 至 240VAC,50/60Hz,150VA |
環境要求 | 環境溫度 + 15 至 28°C,相對濕度 20 至 80% RH(無冷凝) |
重量 | 約 3kg(控制器) |
樣品準備:根據樣品性質與觀測需求,選擇合適的樣品固定方式,確保樣品穩固放置在載物臺上,且觀測區域位于物鏡正下方。對于生物樣品,可能需要進行切片、染色等預處理;對于金屬、電子元件等樣品,需確保表面清潔,無雜質、油污等影響觀測的物質。
設備開機與參數設置:接通電源,開啟設備。根據樣品類型與測量目的,在操作界面選擇相應的測量模式(激光共聚焦、聚焦變化或白光干涉)。設置物鏡倍率、掃描范圍、掃描速度、分辨率等參數。例如,若觀測芯片表面細微線路,可選擇高倍率物鏡與較高分辨率;若測量較大尺寸樣品的整體形貌,可適當擴大掃描范圍,選擇較低倍率物鏡。
對焦與測量:通過手動或電動調節 Z 軸,使物鏡接近樣品,利用激光自動對焦功能初步確定焦點位置,再進行微調,直至獲得清晰的圖像。啟動掃描程序,設備將按照設定參數對樣品進行掃描,獲取微觀結構數據。掃描過程中,可實時觀察圖像質量,若發現異常,可暫停掃描,調整參數后重新測量。
數據處理與分析:測量完成后,設備配套軟件自動生成測量數據與圖像。利用軟件內置的 292 種分析工具,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,如測量高度、寬度、面積、體積,計算粗糙度,進行幾何測量等。可通過動態三維顯示功能,從不同角度觀察樣品微觀結構,更直觀地了解樣品特征。
結果保存與設備關閉:將測量數據與分析結果以合適格式(如模板報告模式 JPEG/TIF/BMP、CSV 格式文件、Excel 多文件報告格式等)保存至指定存儲設備。關閉設備電源,清理載物臺,為下一次使用做好準備。
基恩士VK?X3000:參數表與型號對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