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17701039158
產品中心
PRODUCTS CNTER基恩士VK?X3000 使用流程與案例分享VK-X3000的用途因此十分廣泛。它可以用于測量金屬件的加工粗糙度,檢查玻璃表面的微小劃痕,評估高分子材料的磨損情況,分析涂層或鍍層的厚度與均勻性,甚至觀察生物材料的表面結構。這種對多材料的適應性,使其成為跨行業研發和品質管理中一種有用的工具。
基恩士VK?X3000 使用流程與案例分享
使用流程
開機預熱:啟動系統后等待激光與 LED 穩定(約 5?min)。
樣品裝載:將樣品放置于電動載物臺,使用顯微鏡下的對焦攝像頭確認位置。
模式選擇:在軟件左側面板選擇“激光共聚焦"或“白光干涉"。
參數設定:輸入掃描范圍、分辨率、幀數;可勾選“自動聚焦"。
預掃描:系統優良行低分辨率預掃描,生成興趣區域(ROI)。
正式掃描:點擊“開始",系統自動完成高速掃描并實時顯示 3D 視圖。
數據處理:完成后可在軟件中進行等高線繪制、粗糙度統計、尺寸測量等。
導出報告:一鍵生成 PDF 報告或導出原始點云文件(.xyz、.ply)。
典型案例
半導體晶圓檢測:某芯片制造企業使用 VK?X3000?C 對 300?mm 晶圓的光刻膠厚度進行 3D 掃描,測得厚度均勻度 ±?5?nm,滿足 7?nm 級制程要求。
微機電結構分析:一家 MEMS 研發公司利用聚焦變化模式對微懸臂梁進行輪廓測量,快速獲取梁寬度、厚度及表面粗糙度,幫助優化蝕刻工藝。
高分子薄膜表面粗糙度:材料實驗室使用白光干涉模式對聚酰亞胺薄膜進行 50?mm?×?50?mm 大視場掃描,得到 RMS 粗糙度 0.8?nm,滿足光學元件表面要求。
維護要點
定期校準激光功率與焦距(建議每 6 個月)。
清潔光學元件時使用無塵布和專用光學清洗劑,避免劃傷。
軟件升級請通過渠道獲取,確保兼容性與安全性。
基恩士VK?X3000 使用流程與案例分享